2013年底,在中国十七冶集团做大做强路桥交通板块的发展战略下,交通工程技术公司应运而生。不知不觉间,交通公司已度过了她的三周岁生日,三年时间,交通人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一段充满机遇与挑战,拼搏与奉献的发展史。
三年耕耘,一路成长,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公司营业收入从2014年的6.6亿元攀升至2016年的超过11亿元,同比增长70%以上;利润同比增长199.8%;市场签约从2014年的5亿元跃居至2016年的超过25亿元,同比增长近400%。公司还荣获十七冶2016年度全面完成预算奖、创利先进单位、创新先进单位和“四好”领导班子等奖项。在成立以来的三年时间里,交通公司牢牢抓住了重要战略机遇期,走出了成立之初探索发展的艰难时期,迈入稳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而这一项项成绩取得的背后,是交通人一步步扎实的脚印。
精益管理 创新提升
万事开头难,新成立的交通工程技术公司面临基础差、底子薄、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以及市场资源匮乏等困难,对此,公司确立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新跨越”的战略规划。第一年着重在打基础上下功夫,通过强化公司与项目部两级制度化建设,逐步完善两级管理体系,逐步规范各项管理流程,明确了公司各专项工作的内容、措施及要求,在推进各项职能有效履行、各项业务有序运行、增强执行力和促进战略落地方面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公司实现平稳起步。
三年来,公司认真对照“实体精品,过程文明,管理高效,团队优秀”的项目管理要求,围绕项目特点和建设目标,加强了项目现场调查、项目策划、资源优化配置、项目采购、方案编审、项目预结算、项目安全质量管理等基础工作的管控。根据项目推进情况每月发布在建项目施工管理建议及改进措施,国外项目和国内重难点项目均由公司领导现场驻点推动,公司还引入了电子巡更考勤系统、无人机动态监控技术和BIM样板引路等新手段,项目管控水平得到全方位提高。贵州息烽项目部被评为十七冶“重点区域项目过程管理考核优秀项目经理部”,广西梧州项目荣获中冶集团“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称号和广西自治区“平安工地”示范单位,福建万安大道项目荣获“福建省标准化典型示范项目”称号,交通公司获得马鞍山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管理增效益,创新促提升,公司从内外部同时着手,不遗余力的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内部挖潜,根据公司在建项目特点部署课题研发方向,定期召开成果落实会,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和奖励力度,实现科技创新工作的常态化;外部借力,借助“十七冶路桥交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东南大学的优质资源,提升公司创新性施工技术研发能力和现有科技成果的应用水平,培养并吸引了一批高素质的施工技术管理人才,公司创新能力得到显著增强。2016年公司超额完成全年科技创新指标,编制的《BIM技术在印尼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成果,荣获中国住博会BIM作品交流会优秀奖及全国“龙图杯”BIM大赛综合组三等奖。
精准布局 抢抓市场
三年来,交通公司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战略思维,始终把市场拓展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形成了“主要领导带头抓市场,精兵强将奋力闯市场”的开拓氛围。在集团“532”市场转型方向和“422111”产品再定位战略指引下,明确定位,精准布局,抢抓发展先机。三年累计实现市场签约超过56亿元,承接的项目中既有传统的公路、市政道路和隧道工程,也有水利、管廊工程及美丽乡村项目,既有传统的施工总承包工程,也有EPC项目和PPP项目,逐渐形成了传统模式和传统项目保增量、新型模式和新型领域促发展的营销格局。
布局热点地区,形成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国内“东南、西南、中原三极发展”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在建项目市场前沿桥头堡作用,以好的产品、好的质量在市场中树立金字招牌,实现了在广西、福建、云南和贵州等重点区域的滚动发展和落地生根。借助“一带一路”东风布局东南亚,成功签约印度尼西亚芝双至大武高速公路项目,承揽工程量超10亿元,为进军潜力巨大的东南亚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布局新兴产业领域,紧跟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方向和区域经济规划的发展方向,以贵州区域为切入点,抢滩布局,精准发力,先后签约贵州息烽县环团圆山城市干道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和息烽县鹿窝镇美丽乡村项目,实现了在城市综合管廊和美丽乡村两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大突破,不仅为十七冶在“做新兴产业领跑者”战略布局中争得一席之地提供了有力支撑,而且对树立交通公司品牌实现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才助力 文化护航
三年来,为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公司在引进人才方面多措并举,除了每年从集团接收优秀应届毕业生外,还面向社会招聘有工作经验的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通过内部调动、社会招聘等多种方式为公司发展招贤纳才。大力推进人才属地化进程,逐步形成以自有职工为核心,以外招管理人员为补充的格局,2016年新成立的项目部外招人员比例均在50%以上,为公司立足热点区域,实现长远发展储备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方面,对于新员工,充分发挥导师带徒的传、帮、带作用,有效促进青年员工成长成才,对于属地化人才,将他们安排在能够发挥各自专长的岗位上培养、锻炼、考核,通过加担子、给压力使其尽快融入、快速成才。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作用,加强对各类人员的考核力度,激励员工提高业绩水平,逐渐建立与公司跨越发展相匹配的人才队伍。同时,不断转变用人观念,建立能上能下,任人唯贤,以德为先的用人机制。三年来,陆续有一批基层经验丰富、工作业绩突出、广大职工认可的年轻员工走上领导岗位,担当重任,大批优秀人才的成长,在满足施工生产需要的同时,为公司的长远发展积蓄了力量。
和谐是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石,公司成立初期,由于员工来自不同单位,且年轻人多,思想观念有差别,工作风格迥异,为了使大家尽快融合、出战斗力。公司着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将广大员工团结在“聚焦中冶主业,建设美好中冶”的宏观愿景下,一个调子齐合唱,积极宣扬“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朴实厚重的中冶精神,一门心思干事业,通过不断加大十七冶文化的宣贯力度,认真践行“24小时工作法”,真正做到用文化凝聚人心,激发动力,打造团队,营造了和谐稳定的企业氛围,为公司快速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三载寒来暑往,一千多个日夜,交通人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如今,交通人未忘初心,依然在勇赴强企之梦的道路上坚定前行,踌躇满志,信心满满,以更加矫健的步伐向着新的更高的目标迈进,决心以优异的成绩谱写十七冶更加壮丽美好的新篇章!